【如何在旅途中與自己對話】
結束了9天的第6場演講,原本以為照例準時開始,準時結束,沒想到,開場前的半小時才發現沒有投影連結線,還好有地方姐姐支援立即去附近的電器行買了HDMI線,就在開場的前一刻拿到了,但沒想到「買錯類別」,於是只好再請地方姐姐衝過去再買,沒有投影螢幕下我開始從記憶中腦海撈出資料。
害怕嗎?一點都不,只是討厭這種預期外的突發狀況。
半小時候地方姐姐買好了支援的連結線,原本以為解決了螢幕的問題,後來才發現無法跳到電腦的螢幕,又要你連線、下載,這下真的尷尬。到底要繼續堅持在講座中把機器用好,還是直接就「不用簡報檔」,於是休息十分鐘,在台下的英雄們支援下,才發現是沒有選擇來源,匆忙中終於回到了開始的投影片。
崩潰嗎?有一點,但我慶幸還好最終能有投影片。
後來,麥克風沒有電了,我卡著到底要拿著麥克風講還是不拿著麥克風,最後我放下了麥克風,拉高嗓音開始講,因為有人陸續要趕車,默默的離場,最終我也只能抱歉的眼神送離。
那個當下我充滿了不好意思,如果一開始能早一點來發現設備問題,或許就不會這麼尷尬了吧!想想離職後去旅行的這五年好像就是這樣,總是會先想著很好,充滿期待中出發,之後發生了各種問題,無論是人、簽證、機器都是,沒有辦法解決的時候,我就一路崩潰,沒有大家想像中勇敢,或著豁達,而是想當場撞牆或是沮喪到想哭。
可是怎麼辦?我已經在路上了。
可以怎麼辦?我已經手拿著麥克風了。
如果我不硬著頭皮去面對,沒有人可以幫我去面對,
只是我會告訴自己,如果還有下次,記得要多帶一張提款卡,
或著下次記得要確認一下場地的設備。
另外我有請朋友來當小助手,朋友說「你說只要來報名,講的很輕鬆,我們就真的以為是來協助報到而已。」的確,對我來說很輕鬆,但對完全不熟悉的人來說一點都不輕鬆。或許,我需要的更多與人的溝通,只是這些年我太多做自己,也逐漸忘記溝通。
因為時間問題,我只開放兩個問題,其中一個問題是「旅途中如何跟自己對話。」
我不加思索地說「一開始很不習慣跟自己對話,總覺得出門都要跟人聊天,後來因為旅途也真的只剩下一個人,所以我也只能跟自己討論接下來要做什麼,去哪裡,逐漸我就會開啟自我模式,你不再用力的跟自己對話,而是順著內在想做什麼,就去做什麼。」
心情不好,我會封閉一段時間,不與人交流,去超市買一些料理,然後煮一頓好吃的給自己。心情很好,我會路上搭訕陌生人,去很多景點,用力的開心喜悅。當我不在掩飾自己的情緒,那麼我也沒有太多與內在對話的頻率,因為你展現的,都是你內在真實的自己。
我說,為什麼我不害怕孤獨終老,因為我就一直在跟自己生活,旅途是一個人,回來是一個人,孤單不可怕,可怕的往往是害怕孤單。
於是這些年,在外人眼光裡我活得過於任性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那是因為我不想束縛在別人的框架中,你明白自己嚮往的樣子,去做那個樣子就好。
另外,生活原本就充滿各種磨難跟意外,倘若真的要跟自己對話,大概就是放過自己,謝謝今天來新竹聽講座的你們,與我經歷了一場意外的波折,不太圓滿,但也結束。
✈ 台灣 花蓮 
-
沮喪時,我會去買一罐啤酒配鹹酥雞
 網紅的藏寶箱
							網紅的藏寶箱